当前位置: 首页 >> 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总结报告 >> 成果的创新点

(一)基于共性,探索边疆地区艺术教育“共同体”合作新机制

基于民族性、地域性和学科属性的共性特征,四所院校建立合作发展共同体,确立共同目标,谋求协同发展。建立“共联、共商、共享、共发展”的运行机制,通过课程互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等方式,交流学习彼此的教学理念、改革思路、方法举措,在“特色”的互动之中,彼此吸收养分,实现创新发展。

(二)凝练特色,形成适应“共同体”发展的“一坚定四注重”新思路

在客观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认清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共同体联盟院校达成了“只有特色发展才能寻找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突破口”的共识。于是,共同体联盟院校依托自身所在行政区域的民族文化,凝练特色,整合资源,并将教育教学、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校际与校地合作融于一体,在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经过一系列实践,逐步形成“坚定文化自信,注重传承创新,注重交叉融合,注重校地合作,注重特色发展”的发展新思路。

(三)立德树人,推进实施“一加强四提升”育人新举措

共同体联盟院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规律,在“一坚定四注重”新思路指引下,探索“一加强四提升”育人新举措,即“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动力,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办学内涵”。

(四)服务社会,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多年来,共同体联盟院校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事业。“共同体”成立以后,集众家之所长,各院校传承保护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非遗进校园、艺术创新创意主题活动、申报项目、创作展演、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等方式,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