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发布日期:2021-03-23    浏览次数:

 


“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是四所具有共性特征的边疆民族地区综合艺术院校,以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于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了历时7年的实践检验期。

云南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分别位于中国西南、东北、北部和西北边疆,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聚居着含汉族在内的38个世居民族,在56个民族中占比68%。四所院校耕耘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多民族文化交融,助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在国家大力提倡“高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各学校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未形成合力,缺乏强有力的合作机制。在2013年全国综合性艺术院校第十九次交流协作会召开期间,云南艺术学院发起倡议,邀请吉林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基于民族性、地域性和学科属性等共性特征,共同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两年建设期和七年实践检验期,共同体联盟院校探索出一套边疆地区艺术教育“共同体”合作新机制,建立了以“一坚定四注重”新思路和“一加强四提升”育人新举措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拔尖艺术人才该体系旨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推进各民族间艺术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创新,滋养民族艺术创作,共创中华艺术经典,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是解决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问题;

二是解决如何更好地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艺术学科门类教学、科研、创作、展演之中的问题;

三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如何将坚定文化自信与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结合的问题;

四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如何实现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问题;

五是解决边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之间如何通过协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