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探索新时代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成果创新及特色
    • 成果创新及特色

“一个目标、两个途径、三个方法”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近年来,本学科围绕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力实施“双一流”建设,以及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等重大战略和规划的方向。美术学科以构建国家一流学科为主要目标;以发挥学科集群优势与特色发展为途径;通过“三维联动”“协同共建”“美育与国际化发展”为三个重要方法,探索实践新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1)“三维联动”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内率先在美术领域提出 “成果+课程+教学”三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本学科重新思考传统教育模式优势与不足,在成果导向教育的基础上,以成果导向倒推课程;以课程设置引导教学;以教学实践产出成果,强调多元化的成果运用,同时通过聘用校外专家、企业导师、职业规划师等不断丰富师资结构,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强调工作室应变机制,从教学结构上根本解决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对岗位需求的应变能力。

(2)协同共建新思维

通过联合各大美院、艺术院校与科研机构,优化美术学科专业集群共享体系,搭建“项目轨道、展览轨道、教学轨道、师培轨道、研讨轨道,信息轨道”,建立社会需求与学科专业建设之间的挂链矩阵,发挥了学科集群容载量大、竞争力强的高性能品质和品牌化特点。通过共享本学科的教学成果,影响了省内高校美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区域内整体美术教育水平。

(3)美育与国际化发展新特色

中国美育的研究与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全面提升美术教育质量,将美育与振兴美术事业、弘扬民族精神、服务社会发展结合是时代的需求。近年来,本学科建立实训实践基地21个,联合知名美术馆举办百余次具有影响力的展览,美化公共空间数15万平方米,观展人次超过60万。近年来本学科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举办“南亚东南亚美术作品系列展览”“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艺术高校美术作品邀请展”等一系列国际性学术活动、展览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