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果总结
-
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
综合艺术高校“文艺铸魂、戏剧育人”
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
如何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一直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2011年开始,作为国内第二家开设全新专业戏剧教育的高校,我校积极探索戏剧介入生活的途径以及应用戏剧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015年在总结戏剧教育专业建设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凝练戏剧学院先后承担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形成综合艺术高校“文艺铸魂、戏剧育人”创新型教育模式并在全院多个专业推广。作为地方综合艺术高校对高等艺术院校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最新探索和研究,本项成果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戏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本科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学科特色发展为支撑,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提高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一、筑牢两大理念,驱动教育模式变革
1. 立足“文艺培根铸魂”思想内涵,推进“三全育人”改革
新时代文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文艺铸魂等明确要求的提出,呼唤艺术高校培养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新型艺术人才。这就意味着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又要兼顾培养其感性的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既要重视训练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专业技能,又要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时代要求与现实状况存在巨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专业学生文化视野不开阔,创作作品价值追求不明确;育人过程不能兼顾尚德与修艺,价值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育人效能不突出等。
我校“文艺铸魂、戏剧育人”创新型教育模式立足“文艺培根铸魂”思想内涵与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强化思政顶层设计,探索“党建+思政+艺术”模式,推进“党建+教育教学”,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切实将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重要依托,在学科史论课程融入“四史”内容、在作品分析创作等课程融入“英模题材”“青春励志”等专题、在开放性实践课程聚焦中国精神红色基地及“杨善洲”“张桂梅”等时代精神具象化表达,强化时代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建立尚德修艺、德艺互融机制,课程育人特色显著。
2. 坚持“艺术介入生活”价值取向,夯实“服务社会”功能
“艺术介入生活”,是我校针对“专才型”现实困境提出的解决途径。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坚持走精英化培养模式,过细的专业方向以及特殊的技艺传承方式,使得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形成了重视技能训练而轻视文化素养、重视实践活动而轻视学术研究的现象,难以满足新阶段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介入生活”,首先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价值导向。本教学成果强调文艺创作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强调聚焦时代性、精神性和人民性的求实内涵,打造舞台精品、打磨品质平台,践行“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方针,夯实育人成效。师生深入生活,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从文艺本体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托国家艺术基金等资助平台,打磨《星际奇遇记》《晚安,雨林先生》《天边那道双彩虹》等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永远的保尔》《小萝卜头》《张桂梅》《约定》《岂曰无衣》《新中国进行曲》等一批红色精品,在继承中守本固源、与时俱进。通过品质平台省教育厅“高雅艺术进校园”、“戏聚汇——云南小剧场戏剧协同创新展演季”、“云南地方戏曲特色体验实践周”等在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性”标准的同时,提炼立足中国文艺经验的标识性话语,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
“艺术介入生活”,还体现在本项成果对艺术的力量参与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坚持与探索。例如,应用戏剧“戏剧+”项目致力于服务特殊人群,突破传统剧场边界,强调戏剧的应用性,将关注点从舞台转向社会,运用戏剧手段介入生活中多个领域、服务监狱服刑人员、自闭症患童家庭等特定人群,取得显著效果。师生通过“三下乡”和志愿服务进社区、中小学、福利院活动,到禁毒基地和监狱开展隐性教育等,宣传新思想,传承爱国情怀,提升育人水平。在“脱贫攻坚”“非遗传承保护”中贡献突出,连续服务 4 个州市、16 个村落,48 个城市社区、乡村、中小学,开展“戏剧”夏令营、朗诵会、微电影制作、文艺演出、戏剧工作坊等工作,运用戏剧力量介入生活解决问题。
二、落实三项举措,创新教育模式内涵
我校“文艺铸魂、戏剧育人”创新型教育模式坚持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产学研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学科制度与专业制度一体化建设,建立以“课程要素”为主配置资源的经费管理制度,建设以“科教融合”为主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利用最新学科研究成果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创新教育模式内涵。
1. 培养体系重视“用”
本项教学成果以产教融合为发力点,强调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强调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强调与服务八大重点产业、打好“三张牌”的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我校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以戏剧文化与社会文明研究为导向,增强专业对接适应社会能力,落实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的目的。将戏剧与服务社会、服务城市结合起来。结合云南省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在社群戏剧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整理并总结应用戏剧与多民族聚居区域发展的关系、戏剧文化与区域文明的关系。
本项成果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点,按照“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应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手段上强化实践性和开放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做到工学结合、校企联手。以戏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其创新点突出表现为以应用戏剧实践方法分类研究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专业课程建设内涵,从多层面、多角度梳理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戏剧实践方法及案例,创新性地形成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应用戏剧实践方法的图谱,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建设。
2. 课程体系强调“博”
本项教学成果打破传统教育中以“专业”为单位构建的单一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改革强调专业的重组与激活,强调专业之间深层的相互渗透与综合,以便提供较为广泛的综合课程体系。例如戏教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编、表、导的划分、摸索并形成编、表、导多学科领域集成与交叉教学环节、促进教学成果相互转化的机制;在传统编、表、导专业加强综合课程开发等,通过各专业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实用性、关联性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触类旁通,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课程体系强调“博”,还体现在我院各专业三大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设置:基础模块强调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如戏剧学专业的戏剧史论,编、表、导专业技能课程及学科前沿类课程要求史论方向和戏教方向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应用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应用能力各有侧重,如戏文方向强调不同类型的剧本写作、史论方向不同类型的理论写作等;拓展模块着重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如表演、导演、戏文、戏教专业毕业创作环节通过大戏排演,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剧目创作编、排、导、演、推广全过程,专业知识链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展。
3. 管理机制聚焦“活”
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科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践与课堂教学融合”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展促学,培养基本功扎实、艺术个性鲜明、综合艺术素养高、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开放性实践课时比率,用社会参与直接检验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育路径。如戏教专业为实践人群“定制”应用戏剧工作坊,帮助实践人群发现并面对问题、分析现状、尝试解决困境,针对服刑人员和监狱干警的监狱戏剧实践(2011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的治疗性戏剧实践(2014级)等。这些经过社会检验的工作坊素材凝练为舞台作品时,作品的人民性、社会责任感往往给予人深刻印象。例如,关注自闭症人群的原创剧目《孤独的星空》获得第十五届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评委会特别奖”,关注儿童教育的原创剧目《星际奇遇记》获选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剧目资助。
以课堂教学监控为核心,严格分类教学监控机制。细化课堂教学监控为即时性、阶段性、结果性三阶段评价。严格执行进课堂、上讲台、多方评估等系列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反馈机制。加强校内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以本为本、全员参与、层级结合。针对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复杂性,强化师生质量主体意识,质量管理下移、分层分级管理,突出二级院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地位。
三、严把四道关口,推进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
1.狠抓原创精品剧目关,以优秀剧目培养人
通过高质量原创精品剧目推广演出,提高作品艺术价值和学校声誉,构建个人与社会服务通道。成果检验期产出18个国家级、省部级原创舞台艺术精品,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戏剧比赛等途径进行推广演出且社会反响热烈。以《星际奇遇记》为例,演出超过40场,前后近4万人观看过演出。2020年原创话剧《丰碑》在昆明会堂首演之后,和官渡区政府合作为党员专场演出30余场,服务党员和群众5万余人。精品剧目走出“圈内人”的认可,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获得进一步打磨和提高。
出戏的根本目的是要出人。剧目演出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成果的价值体现极高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演出及观众交流过程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与为社会服务责任感;剧目研讨、剧目审美规范的示范性及剧目评价机制和演出监督机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演出项目的创作与执行过程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等,从而达到以优秀剧目培养人的目的。
2.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用社会参与锻炼人
遵循“并行推进、联合推动、适时推广”的思路,本项教学成果持续推进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模式、规范实践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合作共建14个多样化、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采风观摩、创编参演、职业体验,充分挖掘行业资源、积极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通过“云南大学生戏剧联盟”平台,我校与十四所高校大学生剧团建立合作,将本项成果在各高校推广。通过教学型实践平台“第二课堂”积极推广优秀文艺作品演出,近五年配合各级团组织每年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近160多次(个),每年参与大学生近9200人次。以2019年为例,通过第二课堂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130多次(个),共计15375人次参加活动。与多个企业合作开发的创新创业型实践平台昆明南强街88号、马家大院、大理巍山刘家大院等庭院剧场,我校学生演出场次累计超过300场,参与演出实践的学生累计超过9600人次。同样依托这几个平台,基于应用戏剧技术,团队开发了长期驻演的商业应用戏剧互动演出项目“人生故事剧场”《故事当铺》和即兴戏剧《笑乐堂》,仅2020年下半年,观众人次超过5万人。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重过程管理锻造人
本项成果以产出为导向,以改进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切入点,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主线,建立了基于“倒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体系。通过推动课堂教学、名师工作室、专业实践基地三层平台联动的立体化教学,强化过程管理,应用于戏剧学院5届1636名6个专业学生中,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果推广期在校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获国家级奖项32项、学科竞赛奖 9 项、省级奖项51项;获国家级大创项目5项、省级24项;获省级科研项目7个,发表论文近百篇。课程与专业改革效果显著,成果检验期,项目获批1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戏剧学),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表演二形象塑造、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戏剧概论),2门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民族民间戏剧研究、人类表演学研究)。
与其他高校、行业、剧团深度共建专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滇沪合作计划我校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建的实训基地,在加大两校教学科研合作的同时,连续三年孵化剧目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想周展演。师生服务社会各行业,进行多个行业小品的创作,例如警察行业小品《回家》《今夜有暴风雨》《光荣的使命》《爸爸,我可以叫你吗?》《最美的背影》等,并获社会高度认可。积极服务院团,创作获“五个一工程奖”的《水莽草》,两次获得“梅花奖”的剧目《京娘》,《王者江上》《踏摇娘》《老知青客栈》《永远的保尔》等多个获得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奖作品。
4.服务区域文化建设与国家战略,倡时代精神陶冶人
本项目教学团队积极服务区域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果推广期团队中有1人获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称号、1人获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 人获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人获“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称号、1人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1人获云南省最关爱学生班主任称号,充分展现了教师在个人品质与职业道德方面的公共认可度。成果应用以来,团队教师发表项目相关论文近250篇,其中C刊22篇、中文核心37篇,产出32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成果。
团队成员积极服务文旅,与多个企业合作推出剧目,繁荣市场。如《问心》公演已超过200场,2015年原创大型历史剧《唐宫深处》公演30场,2016年原创话剧《琉璃》公演40场,2017年原创话剧《露茗》公演30场,这些商演剧目极大程度上补充了专业院团的演出缺口、培育了市场和观众。
以区位开放合作提升师资与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优势,邀请英、美、加、澳、菲律宾等国多位专家来校开展国际前沿戏剧教学;“请进来”的同时教学团队奔赴老、泰、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戏剧教育工作坊,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形象。
简言之,我校“文艺铸魂、戏剧育人”创新型教育模式以区域文化特色深耕专业潜力,开掘民族民间戏剧与艺术研究深度,拓展戏剧人类学研究广度,先后出版专业教材50余本。以前瞻性研究创新激发学科活力,依托学科60年的发展历史,形成戏剧史论研究、剧场性研究、学科前沿应用戏剧研究三个层面的课程与科研建设体系,以应用戏剧前沿理论与实践促进传统戏剧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为动力,建立“倒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体系,推动课堂教学、名师工作室、专业实践基地三层平台联动的立体化教学。本项成果着力构建的德艺互融机制育人效果显著,“文艺铸魂、戏剧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效果显著,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艺、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育人模式在社会多个社群、高校推广且反馈良好。
执笔人 杨俊霞 教授
邮 箱 964321722@qq.com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