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成果总结
    • 成果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结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传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等舞蹈专门人才。

一、实践背景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地处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之中,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作为一个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院校,高度重视本土民族舞蹈艺术的文化价值,坚持将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创新性相结合,构建区域特色民族舞蹈学科,创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立足舞蹈学院60余年深厚的办学历史,坚持“立足本土、扎根民族、兼收并蓄、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及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致力于打造“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面向世界”的一流舞蹈学科。

二、实践成效

经过2012至2016四年的建设期和2017至2020四年的实践检验期,以省级音乐与舞蹈学一流学科、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国家级“一流”舞蹈表演专业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立系统化特色优质课程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具有区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等多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在2019年,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舞蹈表演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入该专业全国138个布点的前4%。《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舞蹈剧目排练》获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舞蹈学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音乐学与舞蹈学”等级评定为B-。近年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重点及其它项目36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展演获项60余项;学术论文发表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举办“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28期,完成各级各类校地合作项目30余个,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40余场,参加学术论坛70余场。如参加全国首届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BDA国际高峰论坛、全国性“非遗”舞蹈学术会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中东欧高等舞蹈教育论坛、2018国际舞蹈教育论坛、2016中国民族舞蹈教育论坛等等。组织师生参加“域之韵”中俄艺术高校联盟交流文艺专场晚会 、央视“舞蹈世界精品节目展播”“2020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云上论坛”,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届策划导演了云南省教师节暨优秀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等。在全国“荷花奖”“桃李杯”“大学生艺术展演”、省“新剧目展演”及技术技能大赛中分获金、银、铜奖。对全国艺术院校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该项目在改革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五项教学问题。一是解决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贯通融合的问题;二是解决了舞蹈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增强服务社会创新能力的问题;四是解决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五是解决了提升国际办学影响力的问题。

三、成果实现路径

一)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学生获175个国家奖学金 、122个省级奖学金 、6个省级优秀班集体 ,40人应征入伍或志愿抗疫,4人获表彰;师生创作了数十个抗疫舞蹈影像作品,荣获4项省级奖;教师担任全国“名家领读经典”——艺术院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0.23回信精神思政公开课;坚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坚持开展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二)重构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内涵

从民族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基础理论等层面进行课程设置,强化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的学理性、应用性。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建设精品特色课程、网络课程12门,出版特色优质教材8部。

(三)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培养模式

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构建了“课堂—田野—实践—成果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举办“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28期,主办、承办全国性“非遗”舞蹈研讨会议、民族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展演40余场,实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四)融合信息技术,搭建多重平台

项目实践检验期内,共投入总经费78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并积极推动现代科技手段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3D数字化平台1个,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专业课程17门,与设计、影视学院联合开发云南民族舞蹈资源库,利用中国慕课、智慧树、学堂在线等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招聘、长聘、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现有教师96名,正高级比例占40%、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者,有全国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 、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及全国“德艺双馨”获得者。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及创作需求。

(六)教研相互支撑,创演互通互融

打通教学、科研、创作、展演各环节,相互支撑,互通互融,成果显著。《灵境》入围“荷花奖”,《独龙情怀》获省精品创作和重点创作项目,《行走的贝叶》等一批原创作品获省级舞蹈展演一、二等奖。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共计3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展演奖60余项;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教材40余部。师生在全国“荷花奖”“桃李杯”“大学生艺术展演”、省“新剧目展演”及技术技能大赛中分获金、银、铜奖。

(七)产教融合联动,促推协同创新

与省内外专业院团、文旅厅、校地等建立16个实践基地,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实施动态管理与多重评价相结合。2019年与西双版纳州歌舞团联合创演的傣族大型舞蹈音乐诗《行走的贝叶》,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综合金奖,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一等奖、首届原创舞蹈作品比赛“优秀作品奖”。通过校企合作,既有效地检验了课堂教学,又将教学成果转化成为了社会效益。

(八)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完善

以规范教学管理、检验教学质量为目的,采用多元化评价、考核与管理办法,制定以学分制相匹配的测评方式与评价标准。

四、成果的创新点

(一)打通学科壁垒,驱动专业发展

依托综合艺术院校学科优势,通过学科联袂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共享优质资源,在创作、展演等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通过舞台设计与表演、音乐、戏剧基础理论、信息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优化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探索艺术人才培养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手段。

(二)立足本土资源,彰显课程特色

坚持学科专业建设的“守正出新”,将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与现代教育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进行融合。规范核心课程建设,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人生观与职业观融合;如以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为标志性成果,引领云南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云南民族舞蹈史》等多门特色课程被应用于全国各艺术类高校舞蹈教学,获得较高评价。

(三)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培养模式

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舞蹈表演创新试验区”“舞蹈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构建“课堂—田野—实践—成果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成功举办“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28期,主办、承办全国性“非遗”舞蹈研讨会议、民族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展演40余场,圆满完成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四)突破传统边界,校际帮扶共建

在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突破课程的传统边界,构建课堂内外的立体式教学框架。与本土非遗保护中心、传习所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训练形态分析与理论思辨能力,推动学生全面掌握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合作,实现线上教学、创作、学术分享,与校际帮扶共建,为提升综合能力与再深造奠定基础。

五、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学科以文艺创作“四个坚持”为指导,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实施文化强省、科教兴省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学科专业优势,将丰富的地方舞蹈资源转化为教学、科研、创作、展演成果,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创作展演,不负使命

本学科“与时代同步伐,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为使命,创作舞蹈精品。如《独龙情怀》为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和重点创作项目。作品《灵境》入围“荷花奖”、《那一线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行走的贝叶》获省新剧目展演作品奖等20余项奖励。“以舞抗疫”作品获奖5项。参与中央电视台、省春节联欢晚会、省教师节晚会等展演活动,师生17人参加国庆群众花车游行展演荣获“华美奖”。

(二)服务社会,助力脱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巍山为特困县,2016年以来,学生赴该县18个自然村巡回演出及一系列文化帮扶,惠及农户1295户。为该地区留守、贫困家庭儿童进行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多年来坚持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送文艺进村寨,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丰富乡村文艺生活。

(三)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本学科以研究云南民族舞蹈文化为己任,弘扬、传承、传播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民间为素材进行创作,培育民间艺术传承创新人才。通过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四)国际交流,开放办学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落实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迫切要求、是服务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是建设特色鲜明舞蹈学的学科追求。在此推动下,师生先后赴韩国、巴西、意大利等国进行学术交流、艺术培训及学习等。学位点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院校进行合作演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如参加中俄艺术交流晚会“域之韵”演出、加入中东欧国家舞蹈文化艺术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中印友好交流国际研讨会等。

成果推广与应用

案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是一次全国性、专业性、高层次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人才培训活动。项目面向全国招收35名学员。通过对全国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授课团队包括项目负责人徐梅,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马跃、高度、慈仁桑姆等实践型专家及学术领域于平、邓佑玲、朴永光、王廷信、刘金吾等2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项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体现在艺术教育之中,弘扬民族文化,传播舞蹈艺术,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成果受到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云南网等多个媒体报道,并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好评。

案例二:深耕传统、传承非遗

—— 全国首届“‘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

2019年9月20日-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与云南艺术学院主办,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具体承办的首届“‘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我国舞蹈理论届首次针对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与保护现状所召开的一次大规模、高规格学术盛会。期间,举办了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教学研创成果展演《云舞画语》和“非遗之夜”,展现了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民族舞蹈学”学科优势特色和教学成果,受到了全国广泛的关注。

案例三: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 大型民族舞蹈诗《独龙情怀》

云南艺术学舞蹈学院创作团队,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高德荣为原型,以舞颂“德”,扬“荣”之质,创作舞蹈诗《独龙情怀》获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和重点项目。

作品融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观赏性相统一,以塑高德荣的“时代楷模”形象,树“梦”之信念,促“团结和谐”之风,负“服务”之责。该剧较好地反映出高校创作服务地方、服务人民,与时代共振,坚持创作守正创新的责任与担当。首演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案例四:服务地方社会,弘扬民族文化

—— 傣族大型舞蹈音乐诗《行走的贝叶》

在舞蹈学科建设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创新驱动学科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核心,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2019年,我院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合作创作的傣族大型舞蹈音乐诗《行走的贝叶》,获云南省第十五届新剧目展演综合金奖,获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一等奖;此外,傣族大型舞蹈音乐诗《行走的贝叶》参加了湄公河流域六国艺术节及傣族泼水节的节庆演出。校地合作较好的促进了云南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艺术文化交流,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

案例五: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七彩云南”彩车展示

受云南省委省政府委托云南艺术学院承担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云南彩车的设计制作和表演展示工作,舞蹈学院17名师生与“七彩云南”彩车一起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国人民检阅,代表云南人民向国庆献礼。彩车舞蹈展演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的三个定位为总纲领,“吉祥祖国,美丽云南”为设计理念,体现云南团结奋进,跨域发展的生动场景和精神风貌,及其“开放前沿,辐射中心”的时代内涵。以云南傣、佤、纳西、独龙等15个独有民族为主体,舞蹈创意与彩车融为一体,展现出新时代云南各民族和谐共融、文化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祖国最美好的祝愿。荣获国庆群众彩车游行“华美奖”。